模板站点

思政小课堂折射社会大课堂——第五届“育师杯”教学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发布者:刘佳发布时间:2021-04-20浏览次数:1033

  “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一直铭刻在每一个华师大学子的心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特举办第五届“育师杯”教学技能大赛来引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师范生和研究生发扬校训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知识、锻炼教学技能。2021418日,第五届马克思主义学院“育师杯”教学技能大赛在闵行第二教学楼顺利举行本科生比赛在104举办,106108为研究生专场。本次比赛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办。

本科生组邀请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党总支副书记、上海市政治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叶伟良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长、上海市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阎俊老师,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思政课高级教师、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尚达老师担任评委共有22位同学参加比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副校长、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孟祥萍老师及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仰亮老师担任106教室赛场评委,15位选手参与竞赛。上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何宁老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晨晖学者孙宇伟老师担任108教室评委,15位研究生参与比赛。选手采取模拟10分钟课堂授课、3分钟教学设计思想阐述、评委提问的方式进行比赛。


本科生组


本科生组的比赛中,每位选手都充分展现了作为政治教师储备人才的社会观察度、课堂感悟度,苏伊士运河堵塞、日本核废水排放、新疆棉等社会热点都能够恰当地融入课堂教学,可见其精心的课堂设计和课堂架构。


评委老师综合每位选手的表现,认为每一位选手都表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所特有的风采,PPT制作精美、社会热点运用灵活、台风稳健等都是评委老师赞扬的。但是评委们也提出了几点期望:一是研读教材,读到通透;二是筛选教材,不是把全部内容都教授给学生;三是认识学生,知道学生处在何处,什么是学生未知的,什么是学生已知的得搞清楚;四是多学理论,只有教师的知识库充足了,才可以有底气地教学。


研究生A组(106室)

106教室的选手们采取了不同的讲课模式,运用多种呈现手法,展开了生动而精彩的试讲。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级研究生杨艺利用时下热议的“低头族”现象导入“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的授课主题,手机使用的利与弊之两面性的案例形象地展现出矛盾及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级研究生崔淑敏则选取了海派文化作为“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之主旨的基础案例,并运用快闪视频等切合青年学生心理的呈现方式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生动展现了开放包容、极富魅力的海派文化的同时,阐明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与道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级研究生宋明瑶采取了一例到底的叙述方式,以时间为线索,将一张红军借条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富于感染力。

评委孟祥萍老师与张仰亮老师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中肯的建议。孟祥萍老师表示,同学们的优秀表现令她意外又欣喜,我们国家的思政课教师后继有人。

研究生B组(108室)

研究生B组的选手们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曾元星通过王婆婆的故事和抗疫期间政府部门的救助案例讲解了“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曹莉莉引导同学们通过对影视材料的分析来探究原始社会的特点;王萌通过展示抗疫英雄人物的事例讲解”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任桐彤将”口罩“这一元素贯穿始终,通过分析口罩在疫情期间的行情变化讲解市场调节;张畅在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过程中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姜甜甜通过古今对比,运用图片和视频材料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丁燕婷通过展示生物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的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解“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一课;苏展通过社会事件和情境创设分析了市场调控的优与劣。


李倩楠以“外出旅游带那些东西?”这一问题引入对价值观的讲解;胡运贞通过材料分析和情境创设引导同学们探究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孟珂雯通过讲述民族英雄的感人故事引发同学们对”民族精神“的思考;胡婷婷从微博话题入手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李嘉欣采用议题式教学的方式,通过研究”傻子瓜子“和”三只松鼠“的企业发展历程,探索市场配置资源的三种机制;常秋艳以课堂活动”握手“引入新课,在故事分析的过程中讲解有关“意识”的相关内容。

何宁老师在点评中讲到,思政课教师要培育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素养,思政课要以“素养立意”而不仅仅是“知识立意“,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融合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将课时内容与单元内容相结合,体现单元立意和中心思想,课堂不是“点对点”的简单教学,而要体现整体性的衔接,衔接小、初、高、大,实现一种螺旋上升式的知识衔接。在课堂上,要将更多的时空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最后,评委老师从育人的理念、理论的功底、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表达等五个角度为选手打分,本科生组荣获一等奖的选手有黄忠宝、李俊霖;荣获二等奖的选手有万佳雯、蒲海燕、陈柏岚;荣获三等奖的选手有史家玲、吴思颐、汪华波、张惠惠、德吉曲珍;荣获优秀奖的选手有陈佳歆、朱睿祯、吴斯斯、姚松枝、马如玉、泽仁拉珍。研究生106宋明瑶获一等奖,崔淑敏、程锋获二等奖,杨艺、任婷鹭、刘若雪获三等奖,王欣语、王敏、赖静华获优秀奖。研究生108组李嘉欣获得一等奖,姜甜甜、胡运贞获得二等奖,丁燕婷、常秋艳、任桐彤获得三等奖,曾元星、苏展、孟珂雯获得优秀奖

本科生组获奖选手合影

研究生A组(106室)获奖选手

研究生B组(108室)获奖选手

本次教师技能大赛的举办,为我院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比赛,同学们不仅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应变能力和互动能力,而且展示了当代大学师范生的良好精神面貌,特别是在评委老师的指导下受益良多,相信未来他们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文:李萌萌、郭佳颖、胡运贞

图:朱瑞凯,张松惠,高蓉蓉,常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