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13:00,我院70周年校庆学术报告第会一场在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16报告厅如期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勇副院长主持。
张仰亮老师作题为“一九二七年中共对蒋介石四·一二政变的应对策略”的报告。他认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范围由小及大、形式由隐蔽到公开、程度由浅至深的演变过程,且对其自身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困扰。同理,中共对政变的反应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根据对事件认知程度的加深、国民革命阵营的关系变动以及自身生存处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应对策略,由最初的组织正面交涉和领导总同盟罢工,到稍后请求武汉国民政府东征讨蒋和策划“红色恐怖”,再到后来以退为进全面转入地下”。
吴原元老师作题为“域外中国文明起源说在民国知识界的回响及启示”的报告。他认为:“中国学人对以仰韶文化西来说为代表的中国文明外来说之回应,并非仅限于学术范畴,可谓是学术和意识形态兼而有之。我们在回望民国学人对中国文明外源说的回应之时,不仅能清晰地看到围绕争论所呈现出的学术潮流之变,亦能感受到其后所蕴含的时代思潮之流变”。
杨丽萍老师作题为“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的报告。她围绕“为什么能够成功”这个主题,从赢得人民、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党的领导、总结经验六大方面出发,分析了我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她说:“在建党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蒋雪莲老师作题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报告。她认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以独特的精神形态标明了我们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的精神特质,连缀起我们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的内在精神理路。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学生感悟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吴佳劲:
聆听了本次讲座,我认识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正是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断抗争中愤然走向了武装斗争;在抗日战争的烽火里寻得了党的三大法宝;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惩治党内腐败分子,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近代中国,每前进一步都伴随阵痛。如今,正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边绪薇:
今天下午的讲座中吴原元老师讲的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于西方说的争议让我觉得十分新奇。其中他讲到民初以来传布国内的中国文明外源说,拉克伯里的巴比伦说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拉克伯里说“整个中国文明只不过是巴比伦文明的追化模仿。”这让我联想到了近期有关三星堆考古方面的一些内容,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西方学者不认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是文化与政治的多元复合体。在我看来,这不是简单的几个“学说”就可以更改和磨灭的。
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邵弈轶:
在今天下午的学术讲座中,听了四位老师的分享,我很有感触。张老师讲述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相关内容和吴老师分享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相关内容都很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展。杨老师从六个方面展开,对比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别,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蒋老师分享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从横向、纵向等纬度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鼓舞人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总而言之,听了四位老师的讲座我收获颇多。
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梁钊宇:
听完今天的讲座后,我对于中国共产党整体的历史进路与精神谱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党在带领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构建起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进路;从特定事例中体现出的精神到组建精神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的写照。
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白玛央金:
在今天的讲座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蒋雪莲老师讲的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老西藏精神。今年刚好是建党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总书记的话为“老西藏精神”增添了新的色彩。70年过去了,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老西藏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他们广泛深入农村基层、牧区学校,送医疗、送教育,从思想和物质两个层面入手,竭力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状况,开创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条公路、第一座电站、第一座桥梁、第一个邮局等200多个“第一”。从修筑川藏公路倒下的烈士,到年仅49岁就因公殉职的张贵荣将军,再到“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雪域高原好军医”李素芝……他们与千千万万个建设西藏的党员干部一道,在“老西藏精神”引领下,艰苦创业,使得西藏旧貌换新颜。
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孙敬盼:
今天听了张仰亮老师、吴原元老师、杨丽萍老师和蒋雪莲老师的讲座。其中我对张仰亮老师和杨丽萍老师所讲的内容感触颇深,同时收获良多。张仰亮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给大家讲述了1927年中共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应对策略。虽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压缩了我党在城市的生存空间,减弱了我党的力量,但是此次政变也让我党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军事武装力量,不能一味妥协于敌人。杨丽萍老师主要给大家介绍讲述了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如今我们已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现在我们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王菲:
本次讲座,我学习到了许多有关党史、党的精神、中华文明起源的知识,感悟到我们党始终联系人民、加强自身建设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看法变化,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同时,蒋雪莲老师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介绍,也让我对党的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青年人身处社会主义新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赓续党的精神,不断锤炼自身品德修为,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毛雨琪:
今天的讲座让我再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曲折前进中取得革命胜利的更多细节,并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有了初步学术上的接触。我们看到,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经历曲折挫败,在四一二政变下其革命力量一度遭到削弱,正是凭借其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在保证其良好作风,坚定其初心使命的孜孜探索下,一步步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而在建设中忽略群众利益,一味追求权势的国民党,最终在基层的空、穷、弱、散中走向衰败。这更提醒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以史为鉴,重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并敢于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党的领导下不断锻炼自己,奉献自己。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涂耀芳:
一直以来,我对“学术”二字一般是望而生畏的,害怕它太晦涩,害怕它太冷僻。带着这样的偏见,我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70周年校庆学术报告”,这一次是亲身体验几位老师对他们的研究进行汇报,我感悟到,哪有什么高高挂起,类似空中楼阁的学术,它们一切一切的问题都生发于现实,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在对现实的追问中一步步实现的。其中蒋雪莲老师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统的介绍,让以前仅仅停留在浅层理解的我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翟劲羽:
本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学术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四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方向与视角,为我们介绍阐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拿起历史的放大镜,细致入微地探究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与命题,并给出自己的梳理与分析,在研究方法、视角上给我们本科生同学以启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吴原元教授对他的研究课题——中华文化外源说的介绍,新颖的切入视角有着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大量资料的搜集与考证让我明白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让我对这一课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探索的兴趣。
(文稿:郑辉 摄影:王若楠 编辑:刘善夫
特别鸣谢:吴佳劲、边绪薇、邵弈轶、梁钊宇、白玛央金、孙敬盼、王菲、毛雨琪、涂耀芳、翟劲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