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笃行党章强根基 砺行不怠启新程”为主题,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通过103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行。专家学者就发挥学术力量,深化党章研究,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展开深入交流。
“要推动党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应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权力规范和监督,针对具体问题精准施策,持之以恒抓落实。”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教授提出,“要建立健康活跃的政治生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激发干部积极性统一起来,确保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提升党的治理能力。八项规定是一个小的但非常重要的切口,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把这个切口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的作风建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刘靖北教授提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小切口撬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大格局,强化了国家治理的精神支撑,夯实了人民群众的根基,营造出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他表示,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有效带动党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党章与作风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 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章研究中心主任周敬青教授提出,党性、党风、党纪必须一体推进,三者关系党性是根本,党性建设解决思想根源问题;作风建设聚焦外在行动表现;纪律建设强化制度规范约束。她强调,要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系统观念推进党性党风党纪建设,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以自我革命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持续提升,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制度基础。新征程上,推进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一体建设一体推进,以政党之治推进国家之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常务副院长章志远教授从最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入手,阐述如何通过全覆盖、全过程、全周期的视角理解条例,推动依规、依纪、依法管理。 中共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萧烨璎介绍,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首部党章,是党的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年来,静安区依托深厚的红色资源,持续创新深化党章研究、宣传推广和思想政治教育。静安区率先探索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的融合实践,通过“静安红课堂”等举措,促进党章精神深入人心,帮助青年一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孟钟捷教授表示,华东师大积极发挥党建学科优势,深化对党章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与静安区合作建设《中国共产党章程》研究中心,共同推动党章精神在实践中深入人心、见行见效,进一步扩大党章研究的社会影响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则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应深入挖掘不正之风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以制度体系的完善塑造党的先进纯洁形象,持续回应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冯小敏研究员通过系列案例强调,作风建设关键在于落实行动。党员要始终践行党章,用制度约束和行为规范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