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我院举行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3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在闵行校区举办。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务处处长雷启立、副处长王玉琼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60余人在现场观摩。活动由副院长龚咏梅主持。

本次比赛邀请了中宣部马工程首席专家、我校哲学系陈卫平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贤卿教授,上海市教委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担任专家评委,同时特邀了20名来自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学生评委。学院9名4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了比赛,每人用15分钟时间,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技能和理论功底。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宣布比赛结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的陈红娟老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闫方洁老师获得了一等奖,将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第11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吴原元、黄亚玲、樊建政老师获得二等奖。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超、党委书记孙健为参赛教师们颁发了获奖证书。

三位专家评委分别做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我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工作所采取的举措,认为参赛青年教师精神饱满,能够深入浅出,较好地把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理论说服力较强;也指出教学活动中应当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用对话代替灌输。陈卫平教授特别指出, 思政课教学中要把学生关注的问题与学术问题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丰富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结合起来,增强授课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传达自己所讲授的概念与理论,论据要恰当而充分。

    童世骏书记和雷启立处长在比赛结束后分别发表讲话,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雷启立在讲话中表达了教务处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支持,他认为,思想的高度,好的方法,对于上好思政课很重要。

    童世骏对教学比赛做了总结讲话,对如何上好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指导意见。他认为,要上好思政课,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理论要解释现实,又要高于现实,教师必须做好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准备,特别是要充分地理解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二是知识与信念、方法的关系。思政课要传递知识、加固信念、教给方法。思政课不能停留于传递知识,而是要将知识上升为信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三是教材与讲课的关系。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体系,但也不能脱离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可以保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不会缺乏。四是课堂互动与讲授的关系。他以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正义课”为例,说明一堂生动而富于启发的课应当是学生的问题与学术的问题的有机结合。五是内容与技巧的关系。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根本,技巧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师必须精心地研究、组织教学内容,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技能。童世骏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把这次教学比赛,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契机,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解剖分析,进一步找出问题,改进提高。

    本次教学比赛和研讨持续了近4个小时,现场气氛紧张、活泼而热烈,参赛青年教师与学生评委之间互动,9位青年教师用对9个不同问题的讲授,诠释了新一代思政课教师对“今天,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的理解,专家们的发言从理论的高度提升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如何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德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当代大学生真心信服、终身受用、毕生难忘的课,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