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暨《名家领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名家导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 编撰工作研讨会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5月5日,在马克思诞辰204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线上联合主办《名家领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名家导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两本著作的编撰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全部作者与会,均是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知名专家学者,讨论热烈,观点颇丰。

 

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致辞中表示,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续写新时代的篇章,是中国知识分子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也是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一份责任和使命。本次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启动《原著》辅导读物出版规划项目,旨在帮助新时代民众,特别是大学生更好地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从而为培育新时代的人做出贡献

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代表编委会发言,为本次工作会议定下总基调。李校长从共担使命”、“精选精读“为学崇用”三个方面谈了对认真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的认识。“共担使命”即是在学懂、弄通、悟透马恩经典著作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基础上,引导青年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精选精读”是指“学马列要精”。不仅要有量的要求,原著要精选;更要有质的要求,原著要精读。其要义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为学崇用”即联系实际读原著,以实践为尺度正确处理“学”与“用”的关系,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目的。最后“学者之责”的问题上,李校长提出,当代的学者应该承担起推动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的崇高使命,担当起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传道”使命:传马克思主义之“道”,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道”,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原著”阐释“中国化理论成果”,用“中国化理论成果”例证“原著”。

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代表编委会讲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社长表示出版社高度重视这个非常重要的选题,组织好编辑力量,一定与作者一道共同保证书稿质量。通过两套书的出版,为学校的马院学科建设贡献出版智慧和力量。

《解放日报》理论工作室主编王珍主持了《名家领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讨论。原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铎教授指出应在深入研读经典原著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逻辑及其内在的立场、观点、方法。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校长奚洁人教授提出“历史定位”问题,即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的时代性、思想性。针对这一问题,奚教授提出运用贯通的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将过去和当下联通,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与中华文化发展史等大历史观来读原著。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张雄教授提到了“历史背景”问题。指出应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积累的学术界研究成果与现实发展成就基础上重新回到马恩经典原著中,以自我批判、自我革命的态度对原著、原理做出新的时代性阐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分析了“领读”工作的要旨,将“领读”与“解读”做明确区分,指出“领读”应是“引而不发、领而不发”,从而把读者领进、引进马克思经典著中。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品越教授建议以“精”、“深”角度把握原著,精炼、深入感悟原理深意,汲取原著真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谈到阅读原著应兼顾“历史性”与“发展性”、“主观性”与“真实性”问题,以历史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对内容的分析与把握要保证忠于“本本”的真实性。同时,又要投以发展视角,依据实际发展对原著做出新的解释。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既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又要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作为学者应对马克思主义领域内尚存争议的问题承担学术道义,以原著为本、以自身学术积累为基做出解释,为读者答疑解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立新教授认为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应重视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地位批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批判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轻视、正确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对帮助新时代民众树立正确历史观大有裨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郦全民教授肯定了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并创造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功绩。指出应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当前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与科学实践相结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助力。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了《名家导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专题讨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教授强调学习研究原著要有“经典意识”和“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读,通过“原著”理解“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建议在编的每本著作都要详细介绍其背景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概况,便于学习者对各版学习读本有所了解,依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卫平教授提出原著的“学术定位”问题,即如何平衡内容“深度”与普及“广度”以及“创新性”三者关系。丁晓强教授建议从马恩原著思想发展逻辑脉络上揭示文本核心内容,帮助读者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学术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自由讨论环节中,陈锡喜教授和丁晓强教授指出应考虑到“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端的历史地位,建议增加《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篇,以便读者更好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深邃思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建新教授建议应关注年轻人的需求、特点,创新原著辅助读本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听书、播客、电子图书等形式帮助新时代青年体悟原理、厘清思想、坚定选择。

研讨会最后阶段,李君如教授总结发言,并做出几点补充。他再次指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育人”价值,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生力军、主力军、接班人。阅读、阐释原著必须忠于原著,立足时代性、把握思想性,引导年轻人学习掌握原著的立场、观点、方法,体悟时代精神。最后,李校长代表编委会呼吁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紧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开阔理论视野,做出时代性阐释,以学者的身份履行新时代赋予自身的使命。

 

与会专家合影